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蔡暄民:谈“洪武窑”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蔡暄民:谈“洪武窑”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时间Time:2021-06-05 21:15


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玩古瓷的人,一听“洪武瓷”,脑幕上立刻会呈现:乳浊状带奶白色的釉面,透明度差,颇有玉质感,青花的呈色偏灰或偏黑,或略带蓝意,晕散严重,胎体类似元朝窑器,比永宣时显得厚重。很多行内人不是特别看好它的收藏价值。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恰恰相反,我认为洪武窑器起到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作用,在中国古陶瓷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并没有削弱景德镇御窑的地位,相反,“洪武二年,在景德镇建新窑二十座,专供烧造御用器皿,只求出品精良,不计成本多寡,故瓷业进展急速,数年间即完全恢复宋代之繁兴”。(引自赵汝珍《古玩指南》)


如果此观点成立的话,洪武窑应该不输给元朝浮梁瓷局的窑器,很多人却认为:洪武窑青花发色和画工均不及前朝?


左 明洪武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右 元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单从青花的发色和画工来讲,洪武青花确不及元青花的色正和画工精美。但我觉得它有元青花瓷不具备的厚朴感和古拙美。


这也是洪武帝刻意追求的一种与元朝极为不同的效果。如果洪武帝要仿元朝,应该没多大难度,元朝制作御瓷的匠人大多仍在,制瓷材料也不缺。只能理解,洪武帝是要烧制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瓷器,他要独创一种格局,一种特有的式样。他不愿意步元朝的后尘,在型制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大器见多,盘碗直径大到60-70cm,将军罐也以大的居多,除了尺寸上超越元朝外,还在外型上做了创新,多以瓜棱取胜。


明洪武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

故宫博物院藏


总之,虽至今未发现落洪武朝正款的瓷器,但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很容易识别。如果没有它的创新,也不会出现成化窑特有的玉质感釉面,近年对明代瓷器的化学测试发现,唯有洪武瓷和成化瓷釉中所含的石灰钙最少,故而呈现特强的玉质感——致密、温润。可见,成化瓷的釉汁配方受洪武瓷的影响。


 明洪武岁寒三友釉里红执壶

御承堂博物馆藏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认为:洪武青花的呈色不是发黑就是偏灰,是和使用的青花料有关,它使用的青花料是元代提炼加工后剩下的。我认为此观点有待商榷。


其一,没资料记载表明洪武时,景德镇的进口苏麻离青料已用完;其二,即使用剩下的,其高铁低锰的含量也不会改变,断不会出现与元瓷差异那么大的呈色现象。


明洪武 青花花卉纹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御窑工匠所呈现的作品一定是该时段皇帝审美情趣的折射,是皇帝的旨意体现。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自作聪明地表现一番。明太祖出身卑微,虽没文化,但聪明过人,在对器物的喜好上,欣赏厚重、古拙、庞大的造型,适合他的审美情趣。根据史书记载,洪武朝最为成功的是纯素的青色和黑色瓷。我有幸收到一件高五十六公分的黑色棱型将军罐。只从外型釉面看,以为是山东淄博窑,后上手仔细看胎质和底足,确定为景德镇洪武窑,胎质洁白细腻,开门的高岭土!


明初 洪武至永乐 龙泉窑青瓷划花芭蕉湖石执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器型规正,釉色乌黑亮丽,体型庞大,是洪武窑中难得一件的精品。此罐证实了我的推断,洪武时除了烧制出呈色独特青花瓷之外,也烧制过特别精良的作品,它在继承元朝景德镇御瓷的诸多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面貌,也为明永宣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明洪武瓷的大胆创新,也不会有永宣瓷的高峰期,更没有成化瓷的特有风貌。洪武瓷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桥樑作用,它在古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蔡暄民:收藏中的两大忌

6月游学预告|当典藏珠宝遇上康定斯基

吉树春:用热爱与敬畏投身博物馆事业

三多图、孩儿枕、婴戏瓶,古人也要拼“三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