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俗话说乱世买金银,盛世搞收藏。我国曾出现过三次收藏盛世:第一次在北宋早期;第二次在清代乾隆时期;第三次在民国早期。如今应该算是第四次艺术品收藏盛世。
在一期节目里,马未都谈到一个拍卖的盘子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香港苏富比公司拍了一个汝窑洗子,成交价是2.94亿港元,将近3个亿。
艺术市场顿时就兴奋起来了,大家都说这东西谁买的呀?
没名儿!谁也不知道谁买的。
艺术品的高价记录经常是匿名创造的。
中国有钱的人很多,藏龙卧虎呀,有些不愿意把自己的财产暴露出来,就偷偷花了3个亿,买这么大一个洗子。
能造就如此高价,一方面是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则是物以“知”为贵。
物以知为贵,说明是大家了解了这些文化古董,也说明大家逐渐知道了它是文化价值的最好载体。
所以说,有人说,古董古玩是浓缩财富的不二选择。这个财富,是精神财富,是自身的文化知识财富,也是家族最优质的长久财富。
此外,富人具有巨额的财富,其社会责任和未来家族的遗产安排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品资产由于其隐蔽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成为富人在资产配置中税收筹划和代际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遥远的欧洲中部,偏居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莱茵河谷畔的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已经将财富传承了上百年。
尽管曾经历国家王朝的兴起衰败、战乱改制,但列支敦士登王室家族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一直保持着艺术品收藏的传统。过去近600多年中,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了大量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品如今享誉各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品私人收藏之一。如今,列支敦士登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王室也成为欧洲最富有的王室。
你花一百万买张画,他可以花一千万买件古董,后面还有几千万一张的人,这样看来,在艺术品面前人人都变成了穷人。
从“比车”到“比家里文物摆设”,也说明了人从对物质层面的追求,慢慢转向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具有历史价值、考古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古董不会贬值。
开始普遍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少家族购藏文物艺术品,重视古玩艺术品的传世意义。
古代艺术品,有文化,有历史,有内涵,是最好的家族财富延续,是留给子孙最好的礼物。
郎世宁《弘历平安春信图》,纸本设色,纵68.8厘米,横40.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画幅无作者名款,右上乾隆帝御题五言绝句一首,“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
在众多收藏品类中,中国古代的瓷器、青铜器、玉器,绝对享誉全球,这就是中国古董的文化优势和民族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哪个国家的博物馆没有中国古董,没有中国的古代艺术品,那真不能叫博物馆,只能叫品类艺术展馆。
拿瓷器举例,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新世纪,中国明清瓷器在国际上的拍卖价平均年增值22%左右,这远远超过国际上绩优的证券、基金投资。也就是说,玩古瓷除了收藏外,还是一个非常保险的投资增值的渠道。
宋汝窑鼓钉洗,宁波大学御承堂美术馆陈列
2017年金砖五国会议展品
古董是浓缩财富的不二选择,不仅可以实现家族财富的代际传承,更能传承家族文脉,是高雅的身份象征。
戳下文,再读一篇
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