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顶级高古瓷:上海博物馆珍藏品赏析

顶级高古瓷:上海博物馆珍藏品赏析

时间Time:2020-10-23 18:10

↖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近日,上海博物馆馆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惊艳亮相,数百件大唐文物,令高古瓷爱好者大饱眼福。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执壶
上海博物馆 #宝历风物 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图片来源于@动脉影  

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古瓷器,主要以唐、宋、元瓷器为主。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与明清瓷的华丽、秀美不同,高古瓷表现的审美趣味更多以朴拙、含蓄为主。

概括地讲,高古瓷可分两个阶段,东汉魏晋南北朝乃至隋代瓷器的各个方面,都还带有从印纹陶和原始瓷时期的烙印,其造型、纹饰的总体风格上显得粗犷敦厚、幼稚朴拙。

而唐宋元瓷器的各个方面则明显地表现为走向成熟和理性,更多的受这些特定时代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的影响,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把握、亲近在瓷器的造型、纹饰乃至功用上都充分地流露出来。

唐邢窑天球瓶,御承堂博物馆藏

黑石号沉船展之外,上海博物馆还有诸多精品高古瓷。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下上博高古之雅,饱满、绚丽的唐代陶瓷折射着大唐帝国的兴盛和富足,简洁端庄、俊秀素雅的宋瓷造型体现着宋人崇尚自然的生活观念。



彩色釉陶骆驼隋  
上海博物馆
高47.3厘米,长50.9厘米

这件作品制作非常精美,骆驼的形态十分生动。这件作品早年在河南洛阳出土,当时出土了两件,这一件被带到北京,由于这件陶骆驼被打成了碎片,所以就由上海博物馆老的修复师傅来修复,修复师完美地复原了陶骆驼的神韵。这件作品制作水平非常高,我们都知道唐三彩十分有名,但是在隋代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制作水平了,这件作品就是当时的佼佼者。

邢窑白釉穿带壶
上海博物馆
高29.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3.5厘米

外翻唇口,直颈、长圆形扁腹,肩、下腹各安放穿带孔两个,腹部正背均有直凹棱两道大圈足。通体施白釉,胎体细白,釉层匀净。此器制作规整,形制浑厚稳重,胎体洁白细润,是北方白瓷上品。同类造型作品在北方邢窑、定窑中均见发现,但似此壶之精湛的器物极其珍贵。


五代  定窑“官”字款划花莲瓣纹盖罐
上海博物馆
高7.8厘米,口径5.7厘米,腹径9.2厘米,底径5.5厘米

此器制作工整,胎薄而质坚,釉色温润如玉。饱满流畅的花纹更具有定窑白瓷的特征。底部有“官”字款,属于定窑器中的精品。定窑器中发现的碗、盘、瓶居多,南北各地有“官”字款的碗或盘也屡有发现。

五代 白釉镂雕宫殿人物枕
上海博物馆  
高13.6厘米,长22.9厘米,宽18.4厘米

这件瓷枕通体施白釉,釉面滋润,聚釉处呈淡水绿色,玻璃质光很强,胎体细腻洁白。枕面作如意头形,其上刻满密而流畅的缠枝花卉纹,两侧微上翘,下承仿木结构建筑的宫殿形平座,门窗门拱、基址台阶均雕刻得形象逼真,殿宇前门紧闭,后门半开,一人侧立于门前,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方座底部无釉,附着有褐色细砂,中央有一小孔。瓷枕在唐代已有所见,宋、金时广为流行,而如此镂雕殿宇式人物的瓷枕,则较为罕见。其胎质、釉色和精湛的雕塑技艺与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定窑瓷器的特征一致。

北宋  钧窑鼓钉洗
上海博物馆  
高9厘米,口径24.3厘米,底径17.2厘米

该器物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器身以鼓钉和弦纹作装饰。下承如意式三扁足。为宫廷用器。钧窑是北宋及金代的著名瓷窑之一,有官钧和民钧之分,官钧瓷窑址在现在的河南禹县,当地因古属钧州而得名。钧窑器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蓝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和不透明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有多种变化,主要色调是月白、天蓝和玫瑰紫。

北宋  汝窑盘
上海博物馆  
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9.1厘米

此盘满釉支烧,细纹开片,釉呈淡青色,素雅清丽,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汝窑堪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北宋徽宗时开始在汝窑烧造官窑器皿,因烧造时间短,传世器物很少。汝窑瓷器做工均极其精致。胎质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色则有天蓝、天青、粉青等。多数盘、洗、碗等器均为裹足支烧,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俗称“芝麻钉”。

宋  建窑“进盏”
上海博物馆  
高6.1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4厘米

宋代的建窑是福建地区生产的非常有特色的品种,都是用黑釉装饰。宋代的皇家贵族之间流行斗茶,看谁的茶痕迹留存时间长,所以要用黑颜色的瓷器来突出白色的茶末。建窑就在这一时期流行开来,后来还大量流传到日本。上博的这件盏在底部有“进盏”,说明是进贡到皇宫的作品。黑釉以铁为呈色,福建地区土含铁量高,釉面铁分子达到饱和后会产生析出现象,釉面会出现兔毫、窑变等装饰,这件盏就是兔毫的装饰,类似于兔背上的毫毛。

南宋  郊坛下官窑双耳炉
上海博物馆  
高12.8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5.1厘米
1952年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

器呈直口,长颈,鼔腹,圈足,口部有对称管状双耳。外壁施青釉,釉色呈青灰色,釉面有开片纹。口面和圈足显现出官窑特有的“紫口铁足”的特征。官窑应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杭州的郊坛下官窑和乌龟山官窑都属于南宋官窑。此器属于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典雅,胎薄体轻,胎质精细,釉质肥厚光润,细腻平滑,为官窑之精品。

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  
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

敝口,弧腹,圈足。釉色白中泛黄,略带粉质感,圈足满釉,为覆烧器,芒口包银边。盘内印云龙纹,云气缭绕,龙身屈曲腾越于云雾之中,龙鳞宛然,神韵飘逸,宋代定窑印花器,技法源自定州缂丝,精致而臻完美之境。此器工艺精绝,包有银口,当为宫廷御器。

南宋  哥窑五足洗
上海博物馆  
高9.2厘米,口径18.8厘米

圆唇,直腹,平底,内有矮圈足不着地。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五个如意形扁足,内心有六个支钉痕。胎厚釉润,釉呈米黄色,釉面密布大小开片。黑色大开片和黄色小开片纵横交织,称为“金丝铁线”。整件器物制作规整,造型端庄典雅,是一件典型的哥窑传世品。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未发现窑址的名窑,是我国陶瓷史上是一大悬案。

金  磁州窑白釉褐彩鹡鸰图虎枕
上海博物馆  
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

枕形成卧虎形,虎背平坦作为枕面。灰胎,施白色化妆土。枕面作腰圆形,内以黑彩绘鹡鸰图,具有典型的中国写意画风格,笔法潇洒自如。虎头及身以黑彩描绘毛发和斑纹,除眉、眼、口、牙几处用极浅而薄的褐色轻凃外,余皆罩以较深的褐色。最外施透明釉。通气孔设在虎的双耳上,十分巧妙。枕底露胎,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

戳下文,再读一篇


打造上海艺术新地标!北外滩艺术空间惊艳亮相,御承堂&凯德正式签约!

38件波士顿博物馆藏中国高古陶瓷!珍贵资料,值得收藏!

古朴含蓄:三峡博物馆馆藏高古瓷精品大赏(40件)

高清大图!纽约“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所藏精品高古瓷欣赏!

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