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960年—1279年) 口径3.5厘米 底径6.5厘米 高26厘米 平口,修长颈,垂肩,圆腹。外壁釉色自然流淌,紫红纹饰,如泼墨山水、青山远黛,云蒸霞蔚,釉色幽玄,宛若朝霞。整器造型端庄古雅,器形饱满圆润。外观玻璃质感强。釉面如雨过后的天空般澄明净朗。诗人曾用“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美此种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釉色。 拓展知识点: 钧窑始于唐,兴盛于北宋,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垕镇一带,宋时称均州,故名“均窑”,亦名“钧窑”或“钧州窑”,但在古代一皇帝名曰“朱翊钧”后均州改名为禹州。均窑釉色呈现也火焰蓝光股色泽,鲜艳夺目,此种色彩为钧窑首创,最初是因为窑工对于着色剂呈色原理的无知,使得釉色在窑内发生自然变化称为“窑变”。 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其最大艺术特点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窑变釉又因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 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