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我爱收藏,更爱西湖。离开杭州一段时间,情不自禁地会去回忆杭州的生活,特别是当暖风拂面又见到了盛开的樱花,立马会想起一株杨柳一株桃的白堤春色。即使大阪中之岛河边公园的景色甜美迷人,也牵不住我强烈的回乡之情。
白堤春色
虽然,西湖变了,变得与我小时候的情景完全两种风格,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的西湖像深山的村姑,满身朴素无华的穿着,浆洗干净的土布,丝毫没有铜臭的显摆,更难觅为满足虚荣而过分做作的打扮。就是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的底色。连紧挨西湖的城市建筑也大多褪了色,露着斑驳陈旧的土灰色,少见洋气的高楼大厦,与湖光山色显得相得益彰。这格调是千年铸成的内涵,像一儒雅的文人,透着清新脱俗的气质。
西湖断桥老照片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去孤山后的放鹤亭下徜徉,寻觅林和靖守静寡欲的情怀。游人特少,有时少得可怕,整条沿湖的石板小道上只有我孤身一人在寻寻觅觅。如果遇上雪后初晴的黄昏,月色皎洁,又是蜡梅盛开,暗香疏影,那意境真的要醉去的。
西湖老照片,孤山全景
孤山放鹤亭
蜡梅
湖边处处迷人眼,就是离湖有些距离的林阴路也是格外有情趣,印象最深的是南山路,每当秋风乍起,路两边高大的梧桐树纷纷落下宽过手掌的黄叶,撒在乌黑的柏油路面上,偶尔有车驰过,卷起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梦幻般的金黄色彩。
南山路梧桐
紧贴湖面的北山街,更有诗意,一边大多是民国时期留下的白墙灰瓦建筑,屋后紧贴宝石山;一边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里西湖,山影郁郁,湖光潋滟,时时溢着静谧优雅的韵味……
北山街民国建筑
我深知,这情景一定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时时眷恋的,而年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那辈人,他们绝对喜欢欢快的气氛,热闹的场景:水光与灯影交辉,色彩艳丽而夺目,幽静的南山路巳扎上满街灯火,热烈而奔放;沿湖的北山街每逢夜晚,红绿相映,通宵笙歌,光影迷人……市内高楼林立,人声鼎沸!
今天的西湖
我们厌他们张扬,说他们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却笑我们思想僵化,抱残守旧,不思进取,不追随时代的脚步;也很难说孰是孰非,两个时代的人来装点西湖,犹如都用自己的审美观来给一位绝世佳人设计衣衫,我们觉得她穿上古典的旗袍更显出她的雅致,而年轻一代却认为非穿上洋装或名牌不能体现她的迷人风韵。
西湖
前者大可不必去责怪后者的浅薄,后者也没必要去苛责前者的迂腐。每个时代的审美形成都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存在价值。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跃必然会在自然形态上烙下鲜明的印记,如果永远是一付老面孔,世界前进的脚步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西湖
最好的结果,是让后者能接受前者审美观形成的合理原因,前者也理解后者的爱好与追求;如果,前者偶尔也去体验一下年轻人喜欢的氛围,与老伴站在断桥上也静静地品味一下桨声灯影中的湖面,或者坐在白堤的长椅上眺望对岸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的剪影,一定也别有一番滋味。
《水墨西湖》
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偶尔静下心来,抽出一天半日,放下电脑,丢下手机,携上心爱的另一半,去找一下斑驳的名胜,抚摸一下岁月留下的古迹,认一下众多的诗词楹联,彼此考考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失为一种额外的享受。
西湖
西湖四周有数不清的亭台楼阁以及悬挂在其间的各色匾联,要是没有年代的摧残,定更为精彩。幸存或恢复的尤见难得,中山公园进去,见“孤山”两个大红榜书右转,拾级而上,稍移几步,就能见到隐在坡下的“西湖天下景”亭阁,两边亭柱上有一副抱对,上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下联“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是原拓复原,甚佳,先不说行草的笔意和气韵,那联意不管你跳读、反念都极为贴切地点透了西湖的韵味。小两口如果能坐下来细细咀嚼联中的含义,一定能激起双方心灵深处的交流,使相爱之根彼此扎得更深。
西湖天下景亭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有几千年的历史底蕴,也是一个中西文化包容的城市。作为一个出生在西湖边的杭州人,爱杭州和时时眷恋杭州是太自然不过的情怀,曾与朋友在湖边喝茶时,随兴在玩笑中凑过一首小诗:西湖水是女儿魂,点点滴滴胭脂痕;死去愿作湖边土,十世修得杭州人。
《聆听杭州》
希望每个杭州人都能珍惜这座历史名城,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杭州、喜欢杭州。
戳下文,再读一篇
价值9200万的乾隆转心瓶!烧造一件耗时半年,拆开看竟是这样的!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