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世懋《窥天外乘》写到:
“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若说天青是宋朝之色,那么甜白、青花、红釉则可堪称明朝之色。热情奔放,明艳鲜活,一如明初帝王的盛世之风。
明 永乐 青花花鸟纹抱月瓶
大英博物馆 大维德基金会藏
01
甜白为常
永乐皇帝的幸运色
永乐皇帝画像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尤其是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葱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缠枝牡丹暗八仙纹僧帽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那么永乐皇帝为什么独爱甜白釉呢?
民间传说,在朱棣还是燕王时,辅助他的僧人道衍曾说“若蒙殿下不弃,当奉上白帽子戴”,王字加白既为皇。
燕王朱棣夺位成功,登基后就一直把白色作为自己的皇帝幸运色,理所当然对甜白极其偏爱。
明永乐甜白梅花梅瓶
台北故宫藏
明永乐 甜白釉僧帽壶
故宫博物院藏
02
苏麻离青为饰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贵宝石
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奉命率领万人以上的使团和数百艘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
此番下西洋,宣扬了国威、推动了贸易,同时郑和还带回来一批批神秘珍宝: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元朝从欧亚大量进口。明代郑和下西洋再次带回苏麻离青,为青花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了它,永乐皇帝烧制出了中国历史上最美的青花瓷——永乐青花,如今在拍卖市场,一件永乐青花动辄上亿,珍贵价值可见一斑。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2011香港苏富比秋拍
RMB 138,301,200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蓝玻璃。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其晕散现象更是新颖别致,俨然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焦墨技法的奇特效果。
明 宣德 青花一束莲纹盘
苏州 吴中博物馆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鸟食缸
上海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梵文纹梅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03
鲜红为宝
千窑一宝红釉瓷
宣德宝石红瓷器,又称宝烧红,在明初永宣时期就已经极为宝贵了。
明宣德鲜红釉僧帽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鲜红这种釉,在古代一直是既名贵又难烧的。红色为贵色,古代的大红袍一般只有官居极品的贵人才能服用。一方面是自古以来的太阳崇拜,再者,红色在自然界非常少见,古代绘画染色所需的染料,一般多为朱砂这种名贵矿物。朱砂自身就属于宝石类,大块的朱砂非常罕见,用来画画,染色或油漆,则有朱门酒肉臭一说。古代的大红朱漆成本比普通大漆高得多,一般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享用的。
明永乐 鲜红釉高足碗
故宫博物院 #大明御窑瓷器对比展#
古代的红瓷文物,分为高温釉铜红和低温釉铁红两大类。高温铜红难烧,氧化铜的含量必须控制好比例,必须研磨得极细。烧成的温度范围很小,不比青花瓷器的有个比较宽的温度范围。温度稍微高一点,红色就烧飞了。温度低了,红色就烧不出来,还有烧窑的气氛必须控制好,否则就发绿。
在古代没有精密仪器和高科技手段成分分析的时候,这些苛刻的条件极难于同时满足,所以自古就有千窑一宝红釉瓷的说法。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