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千年松石绿,雍正皇帝、女神奥黛丽赫本都为之疯狂!

千年松石绿,雍正皇帝、女神奥黛丽赫本都为之疯狂!

时间Time:2020-05-28 20:05 作者Author:御承君

↖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Tiffany蓝,这种蓝色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因为它是存在于全球万千女性梦想中的蓝色,因奥黛丽赫本的演绎风靡全球。其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的法国宫廷。



清代著名釉种,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发色与绿松石相似而得名。此种釉在清朝雍正时创烧成功,乾隆时期流行。


清乾隆仿松石绿釉印花福寿齐天纹四方尊

御承堂博物馆藏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Tiffany蓝和松石绿釉近似,几乎是一种颜色,松石绿色。那么这种色彩是怎么在数百年前风靡宫廷,成为东西方共同的文化符号的呢?


这一切要从公元前说起。




绿松石,传承7000年

清代皇室御用,

拿破仑皇冠上的宝石!



绿松石在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距今约7000年。夏商周年代,绿松石礼器与青铜器同被视为国家王权的标志。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的剑上都饰有绿松石,可见绿松石在古代君王心目中的地位。


商 嵌松石兽面纹玉戈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战国 错金嵌松石银钮铜带钩

国家博物馆藏


在其后历代,从汉唐到宋元明清,均见绿松石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皇室贵族的身边。


唐  水晶绿松石项链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


到了清代,绿松石更被称为“天国宝石”,列为皇家的专用品和国家的垄断珠宝。


清 金累丝嵌松石葫芦式斋戒牌 

故宫博物院藏


在地球的另一端,5500年前,古埃及人就在西奈半岛上开采绿松石,并且第一王朝时,埃及国王曾派出组织精良并有军队护卫的两三千人的劳动大军来开采松石。埃及王室非常钟爱绿松石,他们认为绿松石不但具有起死回生的神秘力量,还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绿松石传播到了欧洲,迅速受到了王室贵族的追捧。乔治五世和玛丽皇后大婚定制的皇冠就是由绿松石制作而成。


1814年拿破仑第二次婚礼最初给他定制的皇冠是用钻石镶嵌,但拿破仑对于绿松石狂热的喜爱,他命令拆下所有的钻石全部换成绿松石。


拿破仑画像

拿破仑皇冠

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藏


绿松石荣冠全球的同时,

它的颜色——松石绿色也悄然风靡,

成为东西方宫廷皆钟爱的美丽色彩。


从雍正皇帝,

到欧仁妮皇后,到奥黛丽赫本,

松石绿色如何风靡全球?


绿松石华美高贵,气度不凡。然而毕竟是宝石是不可再生资源。雍正皇帝一向节俭,在瓷器和宝石之间他选择了瓷器。


在雍正皇帝的授意下,景德镇御窑厂匠人成功烧制出了同绿松石颜色一致的釉色,名为松石绿釉。


清 雍正 松石绿釉杯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二次烧成的低温单色釉。经过雍正和乾隆两朝的不断发展,到乾隆时期松石绿釉瓷已经非常流行。乾隆皇帝尤其钟爱这种颜色,当时很多官窑瓷器的底和内壁,都施以松石绿釉。


清乾隆粉彩松石绿地桃红春燕图梅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清乾隆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故宫博物馆藏


松石绿色风靡紫禁城的同时,也在欧洲的宫廷大放异彩。


19世纪,松石绿——这种个蓝色里带着点绿的颜色,被选为“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的官方代表色。


欧仁妮皇后


欧仁妮皇后天生丽质,和茜茜公主并称欧洲两大美女。她是当时整个欧洲王室人员的时尚先锋,也是全球的时尚icon,美国姑娘千里迢迢跑到巴黎买衣服,都为了模仿她的穿衣风格。她去世时纽约时报在悼念文里写道:


“我们每个人的祖母都曾在着装上受到她的影响。”


欧仁妮皇后


受欧仁妮皇后影响,1853年,头脑灵光的Tiffany先生毅然决定把这种蓝色定为Tiffany公司的代表颜色,至此开启了Tiffany蓝的传奇之路。


1961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蒂芙尼的早餐》上映,更是这抹源自自然界的蓝绿色彩风靡全球。



《蒂芙尼的早餐》里赫本戴了一个“蒂芙尼蓝”眼罩,2017年佳士得伦敦秋拍,这副眼罩拍出了8363美元的高价。



2019年中国嘉德春拍,一件清代松石绿釉瓶以2900万人民币成交。

清嘉庆 松石绿地洋彩穿花螭龙纹如意万代耳云口瓶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RMB  29,900,000



东西方审美差异巨大,

却在松石绿或Tiffany蓝——

这抹美丽色彩上有了交集。


它华贵、淡雅,是王权的象征,更是幸福和浪漫的象征。


风靡全球7000年的松石绿,你喜欢吗?



戳下文,再读一篇

“国风色系”有多美!看雍正的瓷器就知道了!

大美至简,43件雍正最爱的单色釉!值得收藏!

价值是郎窑红十倍的“郎窑绿”,竟是郎红的失败产品?

治国、艺术两不误!雍正帝是怎么做到的?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