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适逢国庆,御承雅赏将推出《御承堂的传说》系列推文(共八篇),每日一篇,陪伴大家度过美好的假期,欢迎关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寓文化于传说,用最生动的方式传递收藏知识,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文|望埜
编辑|御承雅赏
宋筠抱琴见乾隆
蔡老先生一见那修长的身影,立即认出是好朋友宋筠。身后还跟着一个小沙弥,腋下紧紧地夹着一尾琴。显然,宋筠是被乾隆的琴声所召唤来的。老友相见,格外激动,蔡老一个急步跃到岸上,飞快地迎了上去,一握住宋筠的手,就悄悄告诉筠老弟:“久违了。刚才弹琴的是当今皇上。”蔡老是直性子,心里藏不了秘密。那一说,惊得宋筠张大了嘴,一时缓不过气来。
“别担心,皇上说你的琴弹得好呢。”蔡老发现宋筠陷在惊讶中,颇显担忧之色,就用宽和的口吻安慰他:“快随我来,参见万岁爷。”
乾隆行乐图
他这才如梦初醒,跟着蔡老来到船上,他又要伏下身子,却被乾隆扶住了,笑着道:“天下第一清廉巡抚的后人免礼了。哈哈。”众人都跟着大笑起来。因为,刚才在蔡老去迎接宋筠时,乾隆已告知各位,他父亲宋荦,曾被爷皇康熙大帝赐为“天下第一清廉巡抚”尊号。
“家父的荣光,犬子不敢领享。”宋筠叩首道。
“哎。”乾隆一挥手:“富不过三代,荣却能传千古,哈哈。”宋筠还是一个劲地说不敢不敢。
“各位爱卿坐,坐。”乾隆像突然记起了什么,吩咐各位入座,秀姑早已在原先的靠椅旁又增加了两把。大家这才坐下来,跟随而来的小沙弥不敢坐椅子,席地坐在舱板上,将腋下的琴轻轻地搁在椅子上。
宋筠突然开口道:“此地有些寒意,恭请万岁爷进寺内小憩?”
乾隆却笑道:“月明星稀,空旷宁静,好舒服的辰光。上苍赐我难得清爽之时,多享受一会吧。”众人齐声应和。
“春雷”与“大圣遗音”合璧
“宋先生操得一手好琴啊。”
“不敢不敢,皇上的琴才弹得好啊。在下是闻琴声赶来求教的。”
“先生携的也是唐琴?”乾隆指指沙弥身边的琴,饶有兴致地问。
“皇上好眼力。”宋筠由衷地赞道,随即吩咐沙弥褪去锦套,将那尾“春雷”恭恭敬敬地捧到皇上身边。曹侍郎将那尾“大圣遗音”放前了半尺,腾出位置正好搁上这尾“春雷”,两尾唐琴一前一后并排搁着,“绝配啊。”乾隆不觉发出慨叹声:“传说这对大唐圣物都是唐制琴大师雷威所制,今天居然在此相聚,难得啊。”
“这是皇上的福分。”宋筠拱手虔诚地进言:“从此不能让它们分离了。”
“这话何讲?”乾隆敏感道:“君子不夺人所爱,相聚是缘,相离也是天意。”
“不不不!”宋筠执意道:“它就在等着这一天。普天之下皆为皇土,它能朝夕侍奉皇上是真正的福祉啊。皇上无论如何要笑纳,也是小民的一片心意啊。”
“皇上,”江春劝道:“看来宋先生是贡奉之意已决,就成全了他吧。”
乾隆玉扇送宋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乾隆朗声吟道,说时从腰间抽出一柄成扇来。此扇可非一般折扇也。乾隆朝夕插在腰间,爱不释手。其肩骨为上等亚洲血犀琢成,颇为稀有名贵,此犀为乾隆亲自狩猎猎得,故特别看重。成扇正面是米南宫的山水,背面是乾隆自己的御题诗,内容就是赞颂此次盛况空前狩猎活动的。更为珍贵的是那扇坠,是一柱八面型的玉勒子,上面由造办处玉琢坊高手琢了一首乾隆御题诗。诗文是:“勿虑己饥勿虑寒,寸心恒为万民惮。自此乐少忙频切,白发羞从镜里看。”显然,是一首皇上的自勉诗,虽然自己作为皇上已不用为饥寒忧虑,但心里却要时刻惦记着天下百姓的饥寒,说明此玉坠的珍贵程度。
乾隆雪景行乐图局部
蔡老接过成扇,特别仔细地审视了扇坠,因天色未明,他凑近炉火边,借着炉火的光焰端详片刻后赞道:“此玉非一般和田籽料,它比羊脂白玉珍贵百倍,虽也出在和田,但极为稀少,它叫金丝玉。”
江春插话道:“吾只知羊脂白玉为最好,原来还有金丝玉胜它十分的。”
乾隆露出颇为自得的神色,用赞赏的眼光看着蔡老,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蔡老会意,继续道:“其实除了金丝玉也并非羊脂白玉为最,历来红玉为上,黄玉次之,白玉为三。而金丝玉才是和田玉中的最珍稀者,它是玉巳非玉,属宝石也。素有找十车籽料易,找一克金丝玉难的说法,而偶然能找到的金丝玉也大多如黄豆般大小,但已弥足珍贵。以纯净的金黄色最为稀少,一般用作戒面,故有‘不是宝石胜于宝石’的美誉。像扇坠如此大又如此纯净的金黄色金丝玉实属罕见,非皇上所难以拥有也。”
“是啊。”曹侍郎不觉惊呼道:“此万岁爷朝夕相伴之物啊。”
“哎。”乾隆止住了他:“此雕虫之物岂能与唐琴相比?朕赚大了。”
(未完待续)
乾隆御题诗文金丝玉八棱勒子
御承堂博物馆藏
戳下文,再读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