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品德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男人传统的四大首饰都有啥?

品德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男人传统的四大首饰都有啥?

时间Time:2020-10-12 17:37 作者Author:御承君
↖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中国男人自古都是佩戴首饰的!

古装剧里最让大家耳熟能详的皇帝们:康熙、雍正、乾隆······出场必定是锦衣华服,他们身上的配饰则更为精彩,或是一枚扳指,或是一件玉佩,不经意间彰显出主人的身份与品味。

配饰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象征着主人美好的品格修养。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国男人传统的四大首饰,哪件是你喜欢的呢?


  一:扳指  

指上戎马,掌间风流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è)。《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了。

  春秋时期的韘

到了西汉,韘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一种装饰品。直到清朝,扳指再次迎来它的辉煌。


《乾隆大阅图》

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拉弓时佩带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人手一枚,因而成习。

满族早期的扳指,通常是用鹿骨所制,满语叫“憨得憨”。当年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戴着这种扳指驰骋于草原之上,弯弓射箭,统一了整个女真部族。

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却仍然配戴扳指。扳指也从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由于炫耀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

清乾隆款老琉璃彩绘山水龙纹扳指套盒

  宁波大学御承堂美术馆陈列

上等红琉璃,透澈无瑕。原配琉璃套盒。盒内高起圆柱,用以固定扳指用。盒外壁彩绘山水图案,配以诗文“树接南山近,烟食北渚远”。盒顶一朵西番莲花纹。扳指外壁彩绘云龙纹,一条绿色苍龙盘旋一周。周围祥云缭绕,气势汹汹。整器小巧隽秀,色泽润明,画工精细,设色清雅。底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

清玉扳指一组
故宫博物馆藏

清金珀光素扳指
故宫博物馆藏

清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故宫博物馆藏


  二:玉佩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我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已有玉器。玉佩可以说是家族信物最典型的代表。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有了“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说法。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此十一德,实乃古代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

《礼记·聘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砥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砥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砥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唐 金镶玉佩 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

汉 螭纹韘形玉佩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战国/螭食人纹佩
大英博物馆


  三:印章  

信也,权也


印章“印”,又名“印章”,古称“玺”,是我国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艺术门类。古代典籍中关于印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货贿用玺节。”这个“玺节”就是后世所称的印章。古往今来,印章就是权力、身份的象征;是责任、信用的体现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爱之物。

中国自古是重视使用印章的国度,春秋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从皇帝的玉玺,到衙门的官印,再到个人的私章,都是用来证明真实、表示信用的工具。印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里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吸引着人们进入这方寸世界。

明 白玉印章 王锡爵墓出土
苏州博物馆
清 兽钮田黄石印章
 武汉博物馆藏

田黄石虎纽“乾隆御笔”印
故宫博物馆藏

“乾隆御笔”印,清乾隆,田黄石质,虎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7厘米见方,通高6.2厘米,纽高3.5厘米。

此宝与“所宝惟贤”、“德日新”为一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宝玺中钤用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钤有此玺。


  四:把件  

格物致知,修身养性


文玩中有一种叫做手把件,顾名思义,就是在手上把玩的文玩,日日把玩,修身养性。

手把件的材质和造型没有固定的规制,但尺寸应在长5-8厘米,宽厚3-5厘米左右为宜,便于一手把握;在雕工方面,要求圆润流畅,太过精细的工艺,比较扎手,也难免磕磕碰碰的受损。

唐玉狮
故宫博物馆藏

清青玉回首鸭
故宫博物馆藏


戳下文,再读一篇

为什么清代皇帝爱戴扳指?既是骑射之具,又是掌上风雅!

蔡庆良说玉(一):3分钟读懂玉器简史,值得收藏!

蔡暄民:三枚汉玉印

最美不过宋官窑!从65件世界各大博物馆藏品,读懂宋官的鉴别与欣赏!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