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不久之前的保利秋拍,一件清康熙青花跃龙纹梅瓶以2300万成交,令康熙青花再掀一波热潮。
清康熙 青花跃龙纹梅瓶
RMB 23,402,500
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相较于元青花、永乐宣德青花的天价频出,康熙青花则略显低调。然而,从艺术层面而言,康熙青花却是“中国青花的巅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宋元明清以来,中国艺术以文人水墨画为尊,而康熙青花,正是实现了在瓷上创作“水墨画”的可能性。
清 康熙 青花海水龙纹大瓶
故宫龙凤文物珍品展 故宫博物院藏
其独特的分水技法实现了青花“墨分五色”,令青花纹饰实现了从装饰性图案到文人水墨画质的飞跃。
从此,青花不仅仅是瓷器的一种色料,它像水墨一样有了灵魂,幻化出皇帝及艺术家心目中的艺术境界。
清康熙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中所谓“墨分五色”即为浓、淡、干、湿、焦,是指以水调墨后发生的变化,墨越稠越浓越黑,反之水越多,越湿越淡。
而康熙青花分水则是把青花料水调出“头浓、正浓、 二浓、正淡、影淡”等五种色阶,各盛一碗并标以记号,根据画面需要,各色分染。
分水时以兰花头笔吸满料水,依照所画轮廓进行填色,色分深浅,料水也有浓淡,以达到“五色青花”的艺术效果和富有层次节奏的韵律美。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分水技法是如何发展而的呢?
在历史上,分水这一独特的技法以无到有,以简单到复杂,以繁盛到衰落,都具有独特的发展轨迹。
元代中期已经稳定地掌握了青花的发色效果,烧制了大批量青花瓷器,造型博大、浑厚、凝重、气魄雄伟、装饰构图多层次、纹样分布繁密、画面严谨生动;明代造型古朴、线形柔和流畅,装饰深受当时的画风影响,多为写意工笔而没有呆板滞厚之感,技法更趋成熟稳重,人物、花鸟、虫鱼等装饰非常细腻。
在成化时期发明了“分水”装饰手法,当时是双勾分水,一般是先用青料勾好画面纹样后,再以青料调制的料水用特制的“鸡头笔”填入纹样轮廓之内,在填的过程中用手指去挤压笔上的水分,让笔上的水在坯胎上有规则的变化流动,使其色彩平和温润,几乎没有笔触,给观者一种清丽鲜亮,端庄典雅的感觉,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甚佳。
明成化青花花鳥紋杯,台北故宫博物馆院藏
既然分水技法成化时期已出现,为什么在康熙时期达到巅峰呢?
这要说到一种神奇的青料——珠明料。康熙青花完美的分水效果正是得益于此。
从元代(公元1206年)至今811年中,千年瓷都景德镇在烧造各类青花瓷器中,所使用的青花料按其年代顺序分类,共有以下七种:苏麻离青、石子青、平等青、回青、浙料、珠明料、现代青料。
到清康熙时,或许是康熙皇帝特别钟爱,来自云南的珠明料得以普遍使用。珠明料色彩稳定,颜色鲜艳,它的本色是灰中偏蓝,层次感较强。它在与其它青料混合使用时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在与石子青混合到适当比例时,在瓷器上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层次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墨分五色的效果;当与适当比例的浙料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更为奇特,像蓝宝石一样的效果,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翠毛蓝”。
清康熙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故宫博物院藏
珠明料加上分水技法,令康熙青花独步瓷坛,创作出大量极具艺术性的作品。如山水,人物,花鸟等等。
其山水受清初画家四王风格影响:
清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又称“四王”画家、清初四王。
四王作品
在山水的彩绘中因为运用了分水法进行多层次装饰,把山水的立体感和阴阳反差关系都表现得非常秀美和自然过渡,在绘制大面积山水画面中也会加绘上小景人物,让人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山水美景之中,如竹林七贤。
选用文字如长篇诗文等作为装饰,是康熙青花瓷的另外一大特点。如“万寿”、《赤壁赋》、《春夜宴桃李园序》、《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四景读书乐》、《前后出师表》、《前后出师表》、《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兰亭序》等诗文。
清康熙 青花万寿字大尊
御承堂博物馆藏
康雍乾之后,青花分水逐渐没落,直到民国王步大师横空出世,创作出泼墨青花,(又称“大面积分水”),成为中国青花瓷最后的巅峰。
民国 青花人物故事瓷板
北京匡时 2018春季拍卖会
RMB 29,325,000
民国王步款粉彩青花菊花图执壶
致敬医学人!御承雅赏2020慈善拍藏家捐赠
最后说回珠明料。珠明料在矿物学上就叫钴土矿,是由MnO₂、CoO、Fe₂O₃等和其它氧化物组成的复矿。
CoO的含量决定了珠明料的鲜艳程度,清朝最好的康熙时期珠明料CoO高达9%以上,色调鲜艳葱翠,清雅怡人。到乾隆15年(即1751年)后,珠明料即退出制瓷业。
解放后,最好的珠明料CoO含量只介于4%—6%之间,很难烧成康熙青花的艺术效果。这也为我们鉴别康熙青花真仿提供了秘诀。
戳下文,再读一篇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